top of page

美國著名投資大師的「華爾街聖經」: 《投資最重要的事》

  • 作家相片: FOFA
    FOFA
  • 6月19日
  • 讀畢需時 5 分鐘

The "Wall Street Bible" by a Renowned American Investment Master: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

霍華德·馬克斯(Howard Marks)是美國著名投資大師,橡樹資本聯合創始人。他以價值投資逆向思維著稱,尤其擅長信貸市場不良債權投資。他的投資理念深受巴菲特、查理蒙格等人的推崇,其著作《最重要的事》甚至被稱為「華爾街聖經」。


霍華馬克斯的核心投資理念


第二層次思維

市場上大多數人只能進行「第一層次的思考」(例如,「這家公司很好,所以買它」)。

第二層次的思考需要更深入的分析:“市場是否過於樂觀?潛在的風險是什麼?是否存在別人沒有看到的機會?”


關鍵:超額報酬源自於獨特、正確的判斷。


風險控制優先權

馬克斯認為,真正的風險不是波動性,而是資本的永久性損失。

投資成功的關鍵不在於“賺了多少錢”,而是“如何避免重大損失”。

他提出了「防禦性投資」的概念,強調安全邊際和下行保護。



市場週期與鐘擺理論

市場情緒總是在「極度樂觀」與「極度悲觀」之間搖擺,造成資產價格大幅波動。

投資者應該識別週期位置,在過於悲觀時買入,在過於樂觀時賣出。


逆向投資

「別人恐懼時我貪婪,別人貪婪時我恐懼」(與巴菲特的哲學一致)。

馬克斯擅長在金融危機或市場恐慌期間買入優質但被低估的資產(例如在2008年次貸危機期間大量投資高收益債券)。


逢低買進

好的公司不等於好的投資。關鍵在於價格是否夠低。

馬克斯強調,「價格與內在價值的偏差」是超額報酬的來源。


橡樹資本的成功

馬克斯於 1995 年與他人共同創立了橡樹資本 (Oaktree Capital),專注於高收益債務、不良債務和特殊機會投資。橡樹資本在2008年金融危機期間大量低價購入信貸資產,隨後收穫豐厚回報,奠定了其「困境債王」的地位。

管理資產規模超過1000億美元,長期報酬率優於市場。


馬克斯的經典備忘錄

馬克斯以寫給客戶的投資備忘錄而聞名,這些備忘錄對市場趨勢、風險和機會進行了深入分析,受到包括巴菲特在內的全球投資者的廣泛閱讀。一些經典主題包括:

風險(2006)

競相壓價(2007年)-準確預警次貸危機

牛市心理學(2013)

流動性(2018)

(部分歷史備忘錄可在橡樹資本官網免費閱讀)



馬克斯與巴菲特:相似之處與不同之處


馬克斯 vs. 巴菲特:異同點

對比維度

霍華德·馬克斯

華倫‧巴菲特

投資領域

專注信貸市場、困境債務、高收益債

好股票、收購整家公司(如可口可樂、GEICO)

風格

更強調逆向投資和市場週期

長期持有「護城河」企業

風險觀

極端重視風險控制,避免永久損失

同樣注重安全邊際,但更樂觀

代表作

《投資最重要的事》、投資備忘錄

致股東信、波克夏股東大會



經典語錄:

“投資不是‘買好’,而是‘買得好’。”

(也就是說,價格比品質更重要。)

“那些不能忍受波動的人不配獲得高回報。”

“當市場處於極端狀態時,最大的風險就是隨波逐流。”

「聰明人先做,愚昧人最後做。」 (警告泡沫中的羊群行為)


霍華德馬克斯投資哲學的核心是:第二層次思維、嚴格風險控制、逆向投資、利用極端市場情緒。他的方法在危機期間特別有效,適合那些希望長期穩定獲利的投資者。如果想要深入學習,建議從《投資最重要的事》及其備忘錄入手,結合實際案例(例如2008年金融危機期間的操作)了解其思考模式。


《投資最重要的事》(The Most Important Thing: Illuminated)是霍華德·馬克斯(Howard Marks)的經典投資著作,被譽為「股神」巴菲特也反覆閱讀並推薦的書籍。這本書濃縮了馬克斯數十年來的投資智慧,尤其強調「第二層思考」(Second-Level Thinking)和風險管理的重要性。以下整理其核心觀點,並補充為何這本書能讓頂尖投資者如巴菲特如此重視:



1. 第二層思考:超越市場共識

  • 第一層思考(表面思考):


    例如:「這家公司前景好,買進股票。」這種直覺反應是市場多數人的共識,無法創造超額報酬。


  • 第二層思考(深度思考):


    需考慮更多變量:「市場是否過度樂觀?潛在風險是什麼?是否有別人忽略的細節?」


    ➠ 關鍵:投資獲利來自於與眾不同且「正確」的見解。

 

2. 理解市場效率與局限性

  • 馬克斯認同市場「大部分時間」是有效的,但完全效率化(如學術界主張的「有效市場假說」)並不存在。

  • 機會來自市場失效


    當情緒驅使價格極端波動(如恐慌性拋售或狂熱追高),便是逆向操作的時機。

 

3. 風險管理重於追求報酬

  • 風險的定義


    馬克斯強調真正的風險是「永久性資本損失」,而非短期波動。


  • 如何管理風險

    • 關注「下行風險」(Downside Risk),而非只預測上漲空間。

    • 在市場狂熱時保持謹慎,在恐慌中尋找機會。

 

4. 週期與鐘擺理論

  • 市場情緒像鐘擺,總在「過度樂觀」與「過度悲觀」之間擺動。

  • 投資人應:

    • 識別週期位置(例如:牛市末期的貪婪或熊市末期的恐懼)。

    • 利用極端情緒導致的錯誤定價。

 

5. 「便宜貨」的價值投資哲學

  • 馬克斯承襲葛拉漢與巴菲特的價值投資框架,但更強調:

    • 「價格」與「價值」的偏離:好公司不一定是好投資,需評估價格是否合理。

    • 足夠的安全邊際:即使判斷錯誤,低價買入也能降低損失。

 

6. 控制情緒與逆向投資

  • 市場的悖論


    最危險的時候是感覺「毫無風險」(如牛市頂峰),最安全的機會常出現在「恐懼瀰漫」時。


  • 紀律的重要性


    堅持原則,避免被群體心理牽引(例如FOMO錯失恐懼症)。

 

為何巴菲特推薦此書?

  1. 高度共鳴


    書中許多原則與巴菲特「在別人恐懼時貪婪」的理念一致。


  2. 實戰導向


    馬克斯以備忘錄形式分享真實市場經驗,非理論空談。


  3. 風險優先


    巴菲特同樣重視「不虧錢」勝過「高報酬」,書中對此有系統性闡述。


適合讀者

  • 價值投資者:深化對市場週期與估值的理解。

  • 散戶:避免常見行為偏誤(如追漲殺跌)。

  • 專業人士:提煉風險控管與資產配置的思維。


若想進一步學習,可搭配馬克斯的投資備忘錄(Oaktree Capital官網公開部分內容),或比較另一本經典《智慧型股票投資人》(葛拉漢著),會發現理論脈絡的傳承與創新。

Comments

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