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FOFA 深度觀察】超越虛擬:解構香港穩定幣的宏觀戰略與未來藍圖
- FOFA
- 7月5日
- 讀畢需時 4 分鐘

在數字資產浪潮席捲全球的今天,穩定幣(Stablecoin)已不僅僅是加密世界的一種交易媒介,更演變為各國金融戰略佈局中的關鍵棋子。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,正積極擁抱此變革。為了深入剖析其背後的機遇與挑戰,FOFA(家族辦公室金融科技協會)與某大學的研究團隊近期進行了一場深度對話,匯聚了資深的金融顧問、資產管理及科研專家,共同探討穩定幣在香港乃至亞太地區的發展前景。
本文旨在超越「虛擬貨幣丶支付工具」的表層認知,從宏觀政策、產業應用到人才培育等多個維度,為關注數字金融未來的企業家與投資者,揭示香港穩定幣政策背後的核心戰略,並共同勾勒出通往未來的實踐路徑。
核心洞察:穩定幣不僅是金融科技,更是戰略與貨幣的未來
會議中最核心的觀點指出,香港推動穩定幣的本質,是一場由政府主導、自上而下的宏觀經濟與地緣政治佈局,其戰略意義遠超於技術革新本身。
權力核心的轉移與貨幣政策革新
傳統上,貨幣發行權主要由中央銀行和商業銀行體系共享。然而,數字資產,特別是穩定幣的出現,正將貨幣發行權重新收歸中央。透過發行港元穩定幣,政府相當於在不直接增發基礎貨幣(M0)的情況下,擴大了市場上的廣義貨幣供應(M1, M2)。這賦予了政府前所未有的能力,可以更精準地調控經濟,將資金引導至綠色基建、社會福利或安老醫療等特定領域,實現「在控制通脹的同時刺激經濟」的精細化操作。
香港的戰略定位:人民幣國際化的試驗場
作為全球最大的離岸人民幣中心,香港是推行此項貨幣實驗的理想地點。其戰略目標是利用港元穩定幣作為橋樑與載體,在風險可控的環境下推動人民幣的國際化進程。這不僅是鞏固香港金融中心地位的防禦性策略,更是挑戰現有美元體系的長遠戰略佈局。相較於在內地尚未完全普及的央行數字貨幣(CBDC),以港元為基礎的穩定幣,對國際及國內用戶可能更具吸引力,有望率先打通大灣區內的金融壁壘。
現實挑戰:從個人用戶到中小企的「溫度差」
儘管宏觀藍圖宏大,但穩定幣在微觀層面的應用仍面臨「理想與現實」的差距。
對個人用戶:短期內穩定幣帶來的體驗與現有的電子支付(如轉數快 FPS)差異不大。然而,其真正的潛力在於成為個人資產配置的新選項。未來,穩定幣或相關數字資產有望佔據個人投資組合的5%至20%,作為分散風險的新興金融產品。
對中小企業:當前中小企面臨的最大痛點是經營困難與成本壓力,而非支付效率。在現階段,穩定幣難以直接解決企業營運的燃眉之急。穩定幣要大規模賦能中小企,仍需等待更成熟的應用場景與更低的合規門檻。
普及之路:我們必須跨越的三大障礙
要將宏大的戰略轉化為市場的普遍共識與應用,香港必須正視並克服以下三大挑戰:
認知與心理的障礙:最大的阻力源於「恐懼」與「不理解」。傳統金融界的決策者因不熟悉而猶豫,企業家普遍認為其虛無縹緲,而公眾認知度亦有待提升。有趣的是,有與會者指出,有時正是因為想得過於周全,預見了太多潛在風險,反而可能成為創新的阻力。
人才與教育的斷層:香港極度缺乏能同時駕馭金融、科技與商業的複合型人才。傳統的專科教育模式已難以適應未來需求。在AI浪潮衝擊下,香港以知識型服務為主的白領階層面臨巨大轉型壓力。未來的組織將更扁平化,需要的是具備創業者精神、能動手解決問題的「工匠」,而非僅僅是遵循指令的「打工仔」。
高昂的合規成本:目前,數字資產領域最高的門檻來自於合規成本。這雖然保障了市場的穩定,但也無形中將許多有潛力的新進者擋在門外。
未來展望:新興機遇與成功的終極考驗
儘管挑戰重重,但數字資產的時代浪潮不可逆轉,新的機遇正在浮現。
新興行業的誕生:一個專門服務於企業和個人的「金融科技顧問」行業將應運而生,協助各方應對數字時代的轉型。
大型企業率先採用:預計首批大規模採用穩定幣的,將是像小米、螞蟻這樣擁有巨大交易流量的企業。它們可藉此繞過傳統支付網絡(如Visa, Master),大幅降低交易成本,從而產生示範效應。
政府主導建立信任:穩定幣的成功普及,極大可能與政府主導的大型項目(如綠色債券、基建融資)掛鉤,以此建立公眾信心和應用場景。
然而,會議最終回歸到一個商業的本質問題:發行代幣很容易,但挑戰在於發行主體自身是否具備持續的盈利和價值創造能力。 無論是政府還是企業,一個擁有良好基本面、能持續創造真實價值的項目,才能贏得市場的最終信任。
結論與邀請
香港的穩定幣之路,是一場深思熟慮的宏觀棋局。它的成功,不僅僅取決於技術的先進性或監管的清晰度,更取決於我們能否共同克服心理的恐懼,培養面向未來的人才,並將數字資產與實體經濟的真實價值緊密結合。
FOFA致力於推動香港數字金融的可持續發展。我們深信,前方的道路需要跨界協作與集體智慧。我們誠邀各位業界翹楚與我們同行,透過更多的交流、研究與合作,共同探索及建設一個更穩健、更具活力的數字金融未來,攜手助力香港及國際企業家順利完成數字化轉型之旅。
Comentários